亚洲视频二区_肉肉多共妻辣文_天使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美女视频黄的免费看网站

資訊中心 > 黨史學習教育

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

時間:2019-06-12

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

李桂梅 劉安

2018年12月24日08:06    來源:光明日報

原標題: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

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,前進道路上,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,踐行黨的根本宗旨,貫徹黨的群眾路線,尊重人民主體地位,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愿、所創造的經驗、所擁有的權利、所發揮的作用,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。

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,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群眾需求的結構、層次、內容、形式等發生了很大變化,這無疑對黨的群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1、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價值追求

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價值追求,是新時代我們黨踐行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。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一種群眾史觀,即將人民群眾視為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進步的動力。社會財富通過人民群眾創造出來,社會變革也由人民群眾決定。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決定了其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主力軍。離開人民群眾的參與,黨的事業將無法繼續、社會主義理想將無法實現、歷史使命將無法完成。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,其理論依據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群眾史觀。

我們黨歷來堅持不論何時都要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,將人民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,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。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”“使人民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實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續”,黨的十九大報告以新的高度強調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這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,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。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作為新時代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針,真正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、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群眾路線。在當代,只有深刻把握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原則,堅持一切為了人民,一切依靠人民,才能使黨在執政興國的道路上不走彎路。

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,是中國革命、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的經驗總結,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,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巨大歷史成就,創造了巨大社會財富,但經濟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,使我們面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,諸如個別黨員干部的貪污腐敗問題、不擔當不作為問題、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等,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威信,割裂著黨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,問題產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部分黨員干部群眾觀念淡薄,忘記了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,忘記了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。黨長期執政的力量來源在于人民,不僅需要在理論上將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根本的工作路線,更需要在現實中將人民群眾的利益與自身聯系起來。

2、貫徹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現實挑戰

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,要有效克服“四大考驗”“四種危險”,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,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健康發展。現實中,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,要積極應對新挑戰、順應新要求、適應新變化。

社會發展不平衡問題。群眾路線的貫徹需要全面了解群眾訴求并進行有效整合才能實現。當前,社會存在著較為復雜的利益關系,這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加大了群眾路線的貫徹難度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,我國社會的利益結構變得復雜多元,在滿足部分群眾利益的同時就可能會影響另一部分群眾的利益,使得社會的統籌發展變得日益復雜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,需要發揮全體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,與此同時,面對新形勢新任務,還需要特別注意維護社會的公平、正義與穩定。

黨建工作存在薄弱環節。群眾路線貫徹的主體力量是廣大黨員干部,其力量的發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群眾路線貫徹實施的有效性。要提高黨員干部貫徹群眾路線的意識、能力和水平,不斷加強黨的建設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、“三嚴三實”專題教育、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等,黨員干部隊伍的精神面貌有了顯著變化,過去“門難進、臉難看、事難辦”的衙門作風逐漸銷聲匿跡,群眾觀念、服務理念逐步深入人心、落地生根。但不可忽視的是,“門好進、臉好看”的同時,依然存在“事難辦”甚至“事不辦”的“新衙門作風”。

體制機制需要不斷完善。隨著時代不斷發展,走好群眾路線面臨新要求、新變化,這就需要創新踐行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,保證貫徹群眾路線的科學性、有效性。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不斷創新形式、方法,搭建平臺,加強與群眾的溝通,用有效的方法擴大黨群溝通的方式,消除個別黨員干部因主觀惰性給群眾路線的貫徹帶來的阻力。當然,完善體制機制不能一蹴而就,需要不斷創新探索。

3、貫徹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路徑

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更要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過程中,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,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。

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,完善制度實施體系。目前,黨的群眾路線通過我國的各項制度安排表現出來,因此,群眾路線的貫徹情況體現在制度的運轉當中。但制度化最重要的不是制度的設計,而是制度的有效運轉。以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為例,村社負責人應與群眾保持密切的關系,時時聽取群眾的意見,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,這種制度充分體現了黨的群眾路線。我國的制度框架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基本確定,隨著國家的發展,制度框架不斷完善,現有的制度框架是群眾路線的最基礎表現,進行制度的優化就是群眾路線貫徹的深入,但這項工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必須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逐步探索實現。

以現實問題為導向,強化體制機制的實踐性、操作性。踐行群眾路線的體制機制需要根據實踐的發展不斷注入新鮮血液,不斷彌補不足、創新發展。現實中,踐行群眾路線的體制機制不完善,往往會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充分發揮。要想對體制機制進行正確評價并不斷加以完善,就需要考量其實效,而考察標準的量化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落實的過程很難有硬性規定。因而現實中一般都通過較為簡單、直觀的方法進行,這樣就可能會產生形式主義和標準單一化的現象。因此,必須從實際問題著手,加強體制機制的可操作性,強化實化衡量評價標準,注重群眾的口碑評價,從而有效避免與群眾相脫離的現象發生。

以融合創新為指向,走好新時代網絡群眾路線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黨的群眾路線思想也相應的具有新的時代內涵,具體體現為網絡群眾路線。當前我國的互聯網事業迅猛發展,網民數量為世界第一。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,也要適應互聯網發展的潮流,體現信息化、網絡化、數字化的時代特點與要求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,“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、開展工作,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。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不斷提高這項本領。”

具體而言,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,黨員干部一是要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。必須克服“談網色變”的心理,徹底克服“本領恐慌”。善于多層次、多角度、多元化地運用網絡資源來了解民意、開展工作,徹底改變傳統單向思維定勢,變傳統“發號施令式”為互聯網“互動交流式”,變“強勢命令”為“平等溝通”。二是要不斷強化通過網絡為人民服務的意識。人民群眾是我們的服務對象,他們在哪里,領導干部就要順應互聯網發展的潮流,到哪里去。三是要不斷強化在網上的角色定位。我們要想讓自己的觀點得到網民的理解,那就要讓群眾發自內心地認可、信賴你,主動向你學習。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個比較鮮明的網絡個性和特征,才能增強我們的識別度和信任度。同時,網絡輿論場更要求我們廣大領導干部必須信仰堅定、是非鮮明,不僅敢于亮劍、善于斗爭,而且要積極團結更多群眾與我們并肩戰斗。

(作者:李桂梅 劉安,分別系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、中國對外貿易雜志社編輯)